编者按:天冷冀盼蓝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分公司以“不让一家一户挨冻过冬”为己任,各岗位员工坚守一线,尽责担当,从强化管线巡查,细化入户安检,积极筹措资源等方面入手,全力以赴保障天然气不断供,将“石油温度”传递到千家万户。
坚守:“疫线”夫妻档
这里距疫情严重的小果庄村不到10公里,天然气管线将我们连接在一起,这一刻我们更要仔细检查每一处管线。李树彬说。
李树彬 河北分公司藁城管道维护站站长
-5℃ 河北 石家庄
“爸爸,你和妈妈什么时候回来?我好想你们啊!”听着女儿电话里的声音,李树彬眼圈红了。截至2月2日,他已经37天没有见到5岁的小女儿了。
李树彬是天然气销售河北分公司藁城管道维护站的站长。1月2日晚,李树彬接到妻子王灵亚的电话:“刚刚接到通知,明天8时全员返岗,咱这周末又不能去看爸妈了。”
“工作要紧,咱春节再回吧!”李树彬说。因为工作需要,他已经15个月没有回家看望年迈的父母了。他暗下决心,今年一定要陪父母过年。
1月3日一早,李树彬正在例行检查巡检车辆,突然听到“石家庄市藁城区增村镇小果庄村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新闻。他立刻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第一时间向公司汇报,及时对维护站全员进行排查。
1月4日6时起,李树彬陆续接到巡线员们上报道路封闭无法巡检问题的电话。天然气管道事关重大,如果因不及时巡检而发生危险,后果不堪设想。李树彬根据疫情防控经验,迅速调整21名巡线员的巡检路线;并协调藁城,晋州等多个县市的管道主管部门,办理相关出入证明,力保管辖范围内的145公里管道都能巡检到位。截至1月18日,藁城管道维护站累计巡护管道2175公里,相当于从北京走到海南岛,他们用脚步丈量河北供暖“生命线”。
与此同时,李树彬的妻子也战斗在防疫的前线。她是藁城卫生局疫情防控应急办公室成员。疫情发生以来,她每天凌晨4时就得起床,登记检测试剂,分配房间。这样连轴转了一个多月,人瘦了一大圈。
不同的岗位,同样的坚守。夫妻俩平时见不到面,只能偶尔发条微信互相打气。“等疫情结束了,爸爸带妈妈和你去看看天然气是如何通过一段段管道走进千家万户的。”三人视频时,李树彬对妻子和女儿说。(通讯员 赵志权 杨毅 杨旭)
贴心:用户“百事通”
燃气安全无小事。冬季是用气高峰,每一次入户都要有足够的耐心为用户讲解用气安全常识。崔西兰说。
崔西兰 山东泰安公司安检员
-5℃ 山东 泰安
2月1日,崔西兰匆匆吃过早饭便出门,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大爷,快过年了,买的肉,鱼啥的可别再往燃气管上放了,注意安全!”“大娘,您家燃气炉没有熄火保护,赶紧换了吧。”
为了让辖区内众多的老人用户安全用气,泰安公司安检员崔西兰每年都会往片区的老人家里多跑几趟,进门就开启“唐僧模式”,隔三岔五地去唠叨。功夫不负有心人,辖区内的用户基本都做到了规范用气。
可是,难免会遇到例外。入冬后,崔西兰到一家壁挂炉用户家安检,几次敲门,户主始终不开。崔西兰觉得有些蹊跷,有空就来这附近转转,终于“捉到”一个大娘出门。
说明来意后,大娘同意崔西兰入户安检。崔西兰赶紧进门,发现情况果然与自己预料的一样,用户私自改装了燃气管,拆卸了燃气表,正在偷盗使用天然气。她当即拿出手机拍下照片,留存证据。
崔西兰一边对厨房内的燃气设施认真检测,一边对户主说:“私自改管拆表是非常危险的行为,也触犯法律。”经过崔西兰反复劝说教育,户主最终补缴了气款和罚款,并按照规范重新安装了燃气表。
用户眼中一根筋的小崔,在同事面前又变身用户“百事通”。因为她有一个随身携带的小本本,里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家用户的情况。
崔西兰每天携带着记事本,仿若查户口,其实她只是在记录安检中的“特殊用户”。每次安检崔西兰都有十足的细心和耐心。遇见用户不在家的情况,她便向邻居打听具体原因,白天不在家就晚上去,工作日不在家就周末去,去一次不在家的就去两次三次。多年安检,她从来没有落下过一个用户,是辖区内名副其实的“贴心管家”。(通讯员 丁丹)
奉献:守着管线过年
越是过年,越得上心。站上的安稳运营事关千家万户。在站上过年,守着这些管线,阀门过年,心里踏实!闫凯博说。
闫凯博 安徽蚌埠皖北怀远输配站站长
0℃ 安徽 蚌埠
2月2日8时,身着防静电工作服,全副武装的闫凯博逐一检查随身携带的安检装备。随后他手握静电释放柱3秒钟,释放全身静电,进入输配站生产工艺区。
怀远输配站承担着蚌埠天河,沫河口工业园以及怀远县城天然气输配任务,通过西气东输管道来的天然气在这里进行调压过滤,再进入下游居民用户家及工业企业制造车间。闫凯博和同事们的任务就是保障能源大动脉“中枢”的安全与畅通。
今年的春节许多工厂不停产,又值居民用气高峰,闫凯博又要与组员驻守站内,保障用气安全稳定。数九寒天,越是寒冷,输配站的安全保供任务就越重,尤其是在低温天气,极易出现冰堵现象,可能会影响下游用气。
“在冬季来临前,我们会对所有管道设备进行全面‘体检’,为调压设备穿上厚厚的‘棉服’。我们开启缠绕在调压设备上的电伴热带,用以辅助加温。”闫凯博指着用石棉包裹的调压器说。
生产工艺区内地方不大,各类管线如蜘蛛网一般密密麻麻,闫凯博熟练地行走其间。站内金属设备连接处多,根据金属热胀冷缩的特性,检测设备连接处是否存在微漏是每天巡检的规定动作。每次遇到狭小的空间,他就侧身弯腰钻进去,将手持检测仪伸向每一处连接点,仔细排查。途经超声波流量计,电动球阀,温度变送器。每道阀门都有对应的检测仪和操作要求。闫凯博变戏法似的掏出各种设备检测,逐一检查压力表接口,法兰连接处。一圈巡检下来,他的眼镜结了一层冰霜。三年如一日的坚持,站里的管线,阀门,调压器在闫凯博脑海中已经绘制成清晰的流程图。
进入腊月后,闫凯博的妻子一直打电话催促他回家过年。他几次想开口请假,却都咽了回去。他说:“想让家远的同事先回家过年,节后我再倒班回家陪陪家人。”(通讯员 刘源)
尽责:40公里巡检路
每当想起管线那头的3.2万用户时,冻僵的脚步都是轻盈的。我们要加快脚步,时刻确保用户用气安全。肖凯说。
肖凯 哈尔滨中庆燃气公司巡检员
-30℃ 黑龙江 哈尔滨
1月30日8时30分,一个包裹严实,帽子里冒着白气的人,远远地骑车飞驰而来。近看才发现是哈尔滨中庆燃气公司(简称哈中庆公司)道里第三营业分公司的巡检员肖凯。他穿着厚厚的羽绒红工装,背着他的工具箱,一头扎进清晨的寒雾之中,开始了一天的巡检工作。
肖凯所在的道里第三营业分公司,负责燃气设施运行,维修和用户服务工作。肖凯每天的工作,就是检查片区内的40公里燃气管线以及100多个调压箱,30多个阀门井等燃气设施。他所在的小组有巡线员3名,今天他与组员阴发金一起巡检。
哈尔滨城区燃气管道铺设早,用时久,老化严重,加之冬季是用气高峰,巡检过程更要仔细再仔细。
“夏天巡线主要依靠电动车,冬季天冷路滑,途经的区域积雪较深,电动车无法到达的地方,我们必须徒步巡检,每个细节都不能放过。”肖凯一边巡检一边跟伙伴说。
刚出发一会儿,肖凯的围巾已经挂上一层白霜。据他介绍,一般巡线就需要五六个小时,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时间可能会更久。哈尔滨冬季多雪,途经的管线被雪覆盖后,必须徒步到巡检点,将附在管线设施上的积雪扫干净,再开始工作。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气温下巡线,每当巡检到调压箱和阀门井时,还要钻来钻去,跳上跳下,双脚经常是冻僵了又舒展,舒展后再冻僵。
城乡路上的迎宾小区居民楼是每天巡线的必经之地。居民楼阳台下面隐藏着燃气引入管,成为了每次巡检的老大难。肖凯尝试了很多方法,他利用下班时间多次观察此处的地形和位置并反复推敲,几经尝试,终于找到了窍门。只见肖凯脱下工作服,熟练地爬进阳台下面的缝隙,用检测仪仔细地检测引入管是否有燃气泄漏的信号。5分钟后,他完成检测,此时汗水正顺着脸颊淌下来。(通讯员 徐林 李宝森)
承诺:两封求助函
无论如何,都要全力以赴保证天然气供应安全稳定。越是关键时期,越要挺身而出,不能让用户受冷。刘伟东说。
刘伟东 辽宁分公司党委书记
-15℃ 辽宁 沈阳
“感谢帮助我公司弥补供气缺口,保障了沈阳市290余万用户的安全稳定供气。”1月12日,一封来自沈阳燃气集团的感谢信,放在了天然气销售辽宁分公司办公室的案头。
2020年12月28日,辽宁分公司收到了沈阳燃气集团发来的紧急求助函。入冬以来,沈阳市遭遇历史罕见的严寒天气,白天气温都低至零下15摄氏度。更为严峻的是,沈阳部分地区调整为疫情中风险地区,LNG运输车等其他资源难以及时运输补充,出现的阶段性应急缺口量达到50万立方米。辽宁分公司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多方筹措资源,千方百计增加供应量弥补缺口,在疫情与寒潮交加来临之际,为全市用户送去阵阵暖意。
无独有偶。2020年12月24日,大连市金普新区也向辽宁分公司发出了求助函。大连金普新区及周边区域是支撑大连地区疫情防控物资生产,转运的枢纽。新区燃气供应以管道天然气为主,受疫情影响,日用气需求在日均合同使用量以上波动,缺口部分要以槽车运输作为补充。由于疫情管控,槽车无法穿越,资源补充出现困难,大连德泰港华公司需求缺口达10万立方米/日。得知这个情况,辽宁分公司党委书记刘伟东立即摸清需要紧急救援的现场情况,安排客户经理与大连德泰港华公司及新区管委会对接弥补天然气缺口事宜。
为保障沈阳,大连等地区平稳用气,辽宁分公司精准服务,摸排走访省内104家用户,建立与省内城市燃气企业“点对点”沟通服务机制。冬供以来,为省内1000万居民用户以及工业企业,重点项目输送天然气14.45亿立方米,全力做好资源协调与省内资源平衡。
两封求助函受到如此“礼遇”的背后,是政府与企业携手,在疫情与严冬下保障百姓温暖过冬的郑重承诺。(通讯员 沈小森)
担当:供气不间断
这是一年最忙最缺人的时候,现在加气车辆多,心里一直惦记着设备区‘宝贝们’的安全运行情况。佘冬阳说。
佘冬阳 湖北武汉吉利加气站安全员
3℃ 湖北 武汉
2月1日晚7时,武汉气温降至3摄氏度。位于武汉市洪山区仁和路的吉利加气站灯火通明,加气车辆排起了长龙。
“小佘,听说你刚当爸爸,怎么还来站里啊?”站里的老顾客王师傅按照指示停稳车,看着满手油污的佘冬阳从设备区走过来,惊讶地问道。
“站上最近加气车辆多,我放心不下。”佘冬阳担心站里设备运行出问题,提前结束假期到站上班,和站里员工一起兑现“不停气”承诺。
佘冬阳一眼就认出了戴着口罩的王师傅。两人的情谊是在武汉疫情封城期间建立的。封城期间,防疫保供车辆加气是个大难题。有一天,王师傅转悠了半天都没找到营业的加气站,直到傍晚他才在中国石油的加气站加上气。他说:“中国石油的加气站坚持营业,不仅封城不停气,服务也不打折。”每次加气,员工都会对车辆进行全面消毒,并提供热水,防疫科普等服务。
吉利加气站是油气合建站,站内只有4把加气枪,进出通道较窄。为实现便捷快速充装,保障车辆有序进出,佘冬阳提出在入站口,充装区,出站口进行车辆的导流,安检,登记工作。此外,他对班组员工按照“枪等车”的要求进行岗位操作培训,最大限度减少司机等待时间,往常加1辆车的时间现在可以加2辆车。
这几天,受雨雪天气影响,吉利加气站周边的多个加气站点停气。湖北武汉压缩公司提前筹谋,科学调度,确保吉利加气站24小时供气,销量环比增长30%。
“这里不仅加气快,有热水喝,而且消毒措施到位。”顾客评价道。这样贴心的服务让吉利站的回头客越来越多。(通讯员 董端凤 刘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