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北纬39.03度,东经118.31度
单位:中国石油海上应急救援响应中心“中油应急102”船
1月8日傍晚,寒冬的渤海唐山湾,朔风凛冽,气温低至零下19摄氏度。锚定在曹妃甸液化码头附近的“中油应急102”船接到指令:油轮“昌池”号开始装油,要求应急船布放围油栏。
“应急艇的工作温度是零下1至20摄氏度,当时温度是零下19摄氏度,工作艇是不允许工作的。”102船轮机长张立虎说。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是应急的宗旨,应急不分天气时候,有响必应。”102船船长董学亮说。
1月的渤海湾遭遇了历史上的极端大风低温天气,海上结冰严重,冰层厚度达15厘米,给围油栏布放带来了很大影响,一时状况不断。
首先是布放围油栏的工作艇启动不了。“天太冷,齿轮箱油黏度增大,造成合,脱排困难。”张立虎说。经过给管线保温,加温,工作艇总算启动了。
18时,海面刮起了6级风,工作艇在波尖浪谷中颠簸。“娄超,一定要拽好赵瑞宁,别掉下去了。”跟艇指挥的102船大副蔡少武冲站在艇头的水手娄超大声喊道。
由于被海浪,浮冰不断冲击,围油栏拖拽缆绳被磨断了几根,水手赵瑞宁不得不趴在船头探出身子,徒手重新系缆绳。娄超则蹲在他身后,一手抓住小艇栏杆,一手紧紧抓住赵瑞宁的救生衣。
海借风势,靠近码头的涌浪特别大,被海浪打湿的小艇甲板结了一层厚厚的冰,脚下异常打滑。加上晚上视线不好,每在小艇上挪动一步都要异常小心。
从海水里捞上来的围油栏拖拽绳不仅比平时沉重了不少,还滑得像一根冰棍,水手戴的塑胶手套打滑根本抓不住绳头,水手们只好换上线手套作业。“线手套沾水后冰冷刺骨,一会儿就冻得没了知觉,捂了半天才缓过劲来。”水手宋鸿飞深有感触。
晚上20时,围油栏成功布放完成。等蔡少武他们回到大船上,餐厅饭桌上的菜纹丝未动,一船人都在等他们一起吃晚饭。
1月9日中午,“昌池”号油轮装油完毕,准备离港。102船奉命回收围油栏。又是六七级大风,又是零下19摄氏度,应急小艇再次出击,劈波斩浪,在大海上航行。
海鸥翱翔,海浪翻滚,大海中的应急铁军格外威武豪气。
微信公众号:zgsybwx